杭州润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润心课程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王老师
座机:0571-87048097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江南星座1幢1单元1009室
 
邮箱:hlwq2008@126.com

首页 > 学习指南

“孩子有问题大多是父母出了问题”---国际家庭治疗大师约翰•贝曼博士

作者: 点击:1233 发布日期:2015-11-10 20:09:52

        国际家庭治疗大师约翰•贝曼博士:“孩子有问题大多是父母出了问题”

        记者:我认同您的这个提法,实际上,很多家庭,孩子的问题是焦点,很多家庭因为这个才开始学习如何相处。
        约翰:是的,但我想纠正你的是,孩子有问题的前提大多是夫妻关系有了很大的问题。
一个妻子告诉我,她15岁的女儿进入了叛逆期,难以沟通。而实际上是,她和丈夫的关系一直有问题,女儿用一种他们不喜欢的对抗表达对于爸爸和妈妈关系的焦虑。现实中,很多有问题的夫妻都喜欢在孩子面前隐瞒自己的问题而不去解决问题,但孩子非常聪明,他们希望父母能真诚面对,并想做这个努力,但不知道如何做,所以只能用对抗的方式,比如抑郁、暴躁、拒绝听话、出走等等。

        记者:能这样理解吗,很多家庭,孩子的问题和父母关系的好坏有很大关系?
        约翰:这也正是我想和你探讨的,家庭会塑造一个人成为怎样的人。中国的家庭很有意思,夫妻总以为孩子很小时是不需要刻意关注的,这是个误区,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从父母身上学习有关安全、爱以及现有的家庭规条,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独特本质是在很小的时候来完成的。

        记者:这是否意味着,夫妻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约翰:这是一定的。孩子在父母相互的应对姿态中形成了自我身份辨别和价值感。打个比方,夫妻双方如果总以指责和争吵解决问题,孩子就不会有高的自尊,也不会尊重自己和别人,这种创伤可能会导致一个人一生都没有安全感和渴望爱;还有一种可能,有人会对被自己视作的爱充满控制,一旦失去,会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去挽留。

        记者: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一些家庭,夫妻看起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孩子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产生。
        约翰:真的是这样吗,我想告诉你的是,一些家庭,夫妻起初会因为存在的希望走到一起,可最终对彼此失望的情绪会扭曲现实中的一切。你知道,当夫妻双方发现无法在对方身上实现自己的愿望时,孩子常常成为他们实现愿望的下一个目标,也许会将孩子当做另一份实验田,尝试完善他们并不完美的生活。

        记者:在中国,很多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要很棒,很多家庭教育的问题都与此有关。
        约翰:这真的很有趣,我看到的是,很多父母自己小时候并不喜欢学习,却期待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学习。可孩子会怎么做呢,为了不丢失父母的爱,或许信服或许反抗,但无论哪一种,成长的心理总是会呈现被扭曲的一面。